《中国经济周刊》 首席评论员 钮文新
(本文刊发于《中国经济周刊》2018年第49期)
中国股市能否在2019年走出独立行情?这是每位投资者都十分关心的问题。仁者见仁,智者见智。不管别人怎么说,最终的投资决策还得自己定。但多参考他人的意见也有必要。
美股调整将拖累中国股市?
看多2019年美国股市是需要勇气的,认为美国股市将进入调整周期的不在少数。如果美股调整,是否会拖累全球股市一起调整?可能会,也可能不会。
说“可能会”有四种考虑:
一是因为欧洲、日本和部分新兴市场经济国家的股市过去都随美股大涨,基于环球同此凉热的判断,如果2019年美股出现深幅调整,恐怕谁都在劫难逃。
二是紧密相连的欧、美、日经济,历史上就具有极大的关联性,如果美国经济因股市回调速度过快、幅度过深而引发市场利率剧烈波动,那欧洲和日本恐怕都不会有什么好果子吃。
三是欧盟和欧元的存亡问题。实际上,不断发酵的贸易保护主义正在使欧盟、欧元处于更加危险的境地,尤其是英国脱欧的背景下,美国政治大佬班农居然亲自上阵,加大对贸易保护主义的支持,这势必对欧盟和欧元的完整性构成威胁。
四是欧洲社会动荡不安,比如法国,如果马克龙不能以强制手段制止国内暴乱,那整个法国经济就会陷落,股市也找不到上涨的理由。
说“可能不会”也有四种考虑:
一是因伊朗问题,欧洲和美国之间正在较劲,而且已经出现了经济切割的动作。这时候,如果贸易保护主义抬头,反而可能会使欧洲各国本土资本市场表达出差异化个性。
二是欧洲和日本的货币政策并未严格跟随美国,到目前为止,依然十分宽松,虽然他们担心美国加息会引起大量本土资本外流。
三是在石油价格问题上,美国、OPEC和俄罗斯之间的角力是否还将导致2019年油价大起大落?这是全球CPI变动的关键因素,也关系利率和股市的走势情况。事实上,石油价格再度大涨的可能性小,也就是说,全球CPI大幅上涨的概率很小,各国央行大幅提升利率的可能性也很小。
四是欧洲经济正在恢复,但如果可以保持一定的增长幅度,而CPI又保持较低水平,那就再好不过了,但这件事是否可持续?变数较大。
看到这里,你也许感到困惑,但这是未来5年的常态。2019年预计将是进一步发展的年份,估计要到2023年,全球极度混乱的格局才会有眉目。至于股票市场,还是有些规律可循。比如,2019年关键看中国股市是否有能力与美股切割。
不难想见,美股以及过去随之大涨的股市,2019年出现深幅调整是大概率事件。令人担忧的是,对A股而言,美股的正常调整是否导致A股无度下跌?解决这个问题,需要两大前提:
一是有效应对中美贸易摩擦问题,最好的办法不是争取谈判有什么好结果,而是“底线思维”,不要将所有希望寄托在上面;二是认真搞好国内经济,关键是央行货币政策必须逆周期操作,坚决遏制金融短期化趋势,有必要大幅增加长期且真实有效的基础货币供给。
能否解决流动性严重不足问题?
目前A股股票并非没有价值,而是股市流动性严重不足,无法支持价值表达。为什么股市流动性严重不足?这是过去长期至少从2010年起,货币政策严重失当,并长期积累的结果。梳理过去存在的问题,看看这些问题是否得到解决。
第一,积极财政政策和紧缩货币政策——宏观经济政策长期错配,使与积极财政政策相关的国有企业吸收了绝大多数的金融资源。在货币政策紧缩的条件下,民营经济金融饥渴,导致中国经济内生动力严重弱化。
当下,中央出台措施力图解决民营经济弱化的问题,但民营经济是否还有获得低成本融资的资质?商业银行凭什么愿意低利率放贷给民营经济?这是个问题,尽管在解决,但需要时间。
第二,“利率双轨制”正在解决过程中,其所导致的金融短期化尚未彻底解决,不过,好转的迹象还是有的。比如,货币市场基金发育受到越来越多的限制,银行体系也在想方设法突破存款利率管制,吸引更多长期稳定的居民储蓄存款,从长期资金看,银行资金稳定性已经略有好转。
第三,真实有效的基础货币供给依然过少。客观地说,这一点,2018年曾一度好转,但9月份之后好转停止。这是金融市场最大的问题。当中国社融和信贷增速均保持在10%以上的时候,居民储蓄存款却增长乏力,甚至个别月份出现负增长,在此背景下,社融和信贷依靠什么样的资金源增长?正常情况下,应当依托长期基础货币的增长,但基础货币不增反降。
当然,还有一个依托是企业存款,但这属于极不稳定的存款,一旦银行依赖企业存款去增加贷款,那就意味着金融系统存贷款期限错配增加,也意味着金融系统高杠杆向整个经济肌体传导。
从统计数据看,中国“名义货币乘数”已经从今年1月份的5.59倍,上升到11月的6.08倍;而“真实货币乘数”已经从1月份的18.91倍上升到19.90倍,这是完全不可持续的金融杠杆率,这样的杠杆率是完全无法支持股市上涨的,是资本市场流动性严重不足的源头。
第四,现在金融监管加强了,各类金融、准金融争抢市场资金的情况有所好转。从这个层面上说,金融短期化程度有所减轻。
第五,市场预期管理有所好转,但持续性不够,没有变成有关部门的日常行为。这是金融市场的一大败笔,也是金融管理者太过“书生气”的结果。
应当看到,在储蓄不断下降的情况下,如果不是增加有效基础货币投放,而是逼迫金融机构加杠杆去满足经济增长需求,后果将是灾难性的。实际上,2008年美国金融危机就是前车之鉴,这也是金融危机后,美国向市场注入大量基础货币的原因。
正因如此,期待央行依据经济发展的客观要求去面对货币逻辑问题,并为中国经济创造一个良好的金融环境,这也是股票市场上涨的关键动力。
Copyright C 20092014 All Rights Reserved 定州锦文科技 冀ICP备17008983号-5
地址:河北省定州市北城区大道观街 电话(Tel):0312-2339711 EMAIL:jwkj@dzjwkj.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