节日季来了,各种聚会相约就多了。
前天朋友A约我吃饭,表明只能吃中餐。
我奇怪,A高三就来北美,在美国读书,一直读到研究生,后来到加拿大工作,十多年在西方,现在也算在很好的美国大公司做到金领,应该很西化,怎么接受不了西餐。
A说,他的语言一直不算太有天份,交流当然没问题,工作也还好,日常语言习惯有时候还有点中国化,我说,这基本不影响生活啊,加拿大这种移民国,你已经比绝大多数人要好多了。
他叹口气,说他去高级西餐厅有心理障碍。他刚来北美,遇到同学请去高级西餐厅,他当时有中国的口音,点菜时拿不定主意,老是在英文中习惯性会说,
呃,那个…..那个…..,旁边的西人同学(有黑人)和服务员都瞪大眼睛震惊的看着她。
后来他看到网上有同样经历的人被轰出餐厅的,才知道,”那个,那个“就像英文“Niger,Niger"——黑鬼,黑鬼,,遇到有黑人的就…..在高级餐厅简直就是灾难。
这段丢脸经历让他现在在西餐馆点餐还是很不自在。
我狂笑,他叹气说别笑,中国人这样的真不少。出国的语言压力越大,很小出来的,语言接受快,再晚了,工作后再来的,语音反正改不过来了,语意表达明白就不错了,反正犯错都不自知,就他这样高三出来,最不自信,口头语也改不了。
A还另外加了一句:我们过节总得去高级点的餐厅吧,哪家高级西餐厅没有dress Code(着装要求),中餐嘛,咱们套件衣服都能进。
中餐没有西餐讲究,倒是的确,中餐文化深厚,吃得好,但在国际上给人的感觉整体一直不够高端,可能和“吃”之外的讲究很有关系,无论是餐馆本身的环境,摆盘,还是我们吃方面的仪式感,我们确实整体上不是太讲究。
我们就谈到很多老外觉得中国人非常不礼貌,大概率是服装礼仪上没注意,当然更重要的是语言上用词不够妥当。
比如,中国人说是,就是Yes, 说不,就说No,但老外可能就觉得很粗鲁,像命令,一般老外受过良好教育的都会yes,please, No thanks,连着说的。
虽然绝大多数在外语环境里对国人要求不会这么高,但是就是在国内日常讲话,不同的用词效果也很不一样。我们都讨厌那种命令式的语言。
A又说了很多所谓受过良好教育的人和普通人语言上的细微差别,特别说了一句:
在职场上,没有哪个成功的人是用词很差的人。
确实,职场上不是每个人都擅于表达,口若悬河,但几乎每个人都要说话,表达,沟通。用词直接能影响表达的效果,语言和我们的仪态,着装一样都是我们存在的表达形式。
语言不经意传达你是一个什么样的人。
语言是思想的容器,语言表达了你的思维,一个用词精妙的人往往教育程度比较高,情商还比较高。但反之不一定。
用词考究的人很多时候也是着装讲究的人,整体就容易是个讲究的人。
1.教育
这个不消说了,教育程度差的人用词量和表达程度都会受限。不学习的人自然也难讲究。
2.环境
环境对外包装的影响巨大,A就是典型啊,一个吃中餐不讲究的普通男生,都能知道去了有要求的场合要不一样的着装,说不一样的话……
同样,在安静的地方我们的声线大概率也会低一些(优雅最重要的可能就是音量控制了)。
几乎无人能无视环境的变化,只不过这种变化对你的约束和意义有多大罢了。
现在越来越多的网络用语、现代称呼可以说慢慢影响了我们所有人的用词,甚至成了标准,比如送外卖的,我们都会称为小哥,年轻一点的保姆都是家政服务员………再用老称呼现代化程度感觉就不够用了。
我们如果想用词讲究,我自己觉得最简单的方法是自己先穿得讲究一点,把工作环境和家里布置得讲究一点。
3.关注
教育、环境即使相同的情况下,每个人用词达雅差距也很大。
其实正如着装一样,但很多小提升并不难,而是适当关注就能在细节上有所提高。
语言往往有不同内涵,并不见得有多难,而是用点心的效果会很不一样。
有次我和一些HR朋友讨论减压有哪些方式。
有位HR说了烹饪,大家都赞同,另一位说,做饭啊,大家都反对,于是我们还就烹饪是不是仅指做饭做了讨论,一致认为,哪怕是同样的行为,做饭的感觉是增加压力,烹饪是减少压力……
有些让人不舒服的口头禅如果能改自然也是好的。
新年的提升,不妨从穿讲究一点,说话讲究一点开始。
比如这是我过去一年学到的:
随便 改成:听你的
你听明白了吗改成:我说明白了吗?
减肥/节食/运动 改成:身材管理
……
而且,我们不少人有口头禅,口头禅有时真的给人带来麻烦,像A这样,有时还能将麻烦带到国外去。但是本人往往难注意。
我记得在toastmaster的训练中就有人会专门记录你的口头小词,提醒你。我以前做老师也有人听课专门指出来,这都是好办法。我们也可以找个Partner,提醒我们的口头表达不妥的地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