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不再是可以给予的人,而是需要被疗愈的人。谁愿意进入我的痛苦呢?谁会有勇气进入这半死不活的生活?---圣-德尼·加诺
我有病?谁有药?
这曾经是一句有点意思的问话,这个病并不是指常规的身体疾病,是心理病,而这样的心理病,包括抑郁、焦虑、精神分裂、情感障碍、人格障碍等等,而且这类病虽然有些需要药物控制,而多数却不是药物解决的,需要的则是另一种解药:心理治疗师。
加拿大的心理治疗师莫妮卡·布里永已经从业40多年,专注于儿童和成人心理治疗。一本集她多年经验之书《心理治疗如何改变人》从理论和实践对心理治疗进行了全方位的解析。
读完之后,获益匪浅,这是一本让读者能够感受到心理疾病有时并不是那么可怕,因为:解药并不是在远方,而在于自我。
01
世上有一个永恒的定理:世界上唯一不变的,就是一切都在变。
心理疾病到底是什么?
对于多数人而言,抛开基因里带来的那些隐患之外,基本上多数人从一开始心理都是健康的,只不过当人来到世上之后,面对的世界是无时不在改变。
而这种改变对人心灵的冲击是巨大的,所以,一个人的人格也会在这过程中不断的改变。
特别是近年来谈到不少的中年危机和忧郁症,就是这种世事改变和自我改变相结合的产物。
人到中年,感觉到似水流年,感觉到身边能够交心的朋友越来越少,越活越能体验到当“皇帝”的极端感觉:孤家寡人。
即使还未到中年,青少年时期的迷茫、叛逆及感受到你待世界如初恋,世界虐你千百遍时,也会从身体到心理,从情感到认知同样会觉得愁上心头。
所以,据说多年前就有统计,中国有心理问题和精神疾病的人口比例高达7%,总数超过1亿人。
所以,我有病,谁有药,也许是许多人站在黑暗当中,默默对自己问的一句话了。
所以,总会有无数关于心理疾病分析方面的书,而且多数是不断的把心理案例放在你的面前,读完这些案例,除了感受到他人的痛苦之外,并不能解救自己的痛苦。
因为世上没有相同的一片叶子,也没有完全相同的人,更没有完全相同的情感和内心。
《心理治疗如何改变人》是一本有点枯燥,有点学术化的一本书,但是也正是这种偏理论的书却让人看到到作者的诚意,因为作者是在教一个人如何真正自找救赎。
02
只要我们活着,所有人都有能力改变自己,甚至是从根本上改变自己。--卡伦·霍妮《我们内心的冲突》
莫妮卡·布里永和另一位美国心理学家和精神病学家卡伦·霍妮的看法倒是惊人的一致,那就是作为心理治疗师最重要的是作用是什么呢?
这两位的大致看法有点相似:帮助患者重新评估自己、认识自己,从而放弃不切实际的观点和急于求成的态度,从现实出发改变自己。
从治疗方法来看,这两位都是倾向于人本主义疗法的,即每个人都有认识自我的能力和解决自身心理问题的能力。
莫妮卡·布里永在这本书中详细的分析了病理心理产生的原因以及作为心理治疗专家应该站立的立场。
有书中她说道:心理治疗师要告诉来访者,他自己说了算,没有人能够替代他,因为答案就在他的内心,即使他现在还不知道。
这段话很朴实,但却道破了心理治疗中的关键点,谁才是最终的解药呢?
用那句俗得不能再俗的话来说,从来没有什么救世主,一切只在于自己。
读这本书时,能时刻感受到作为心理治疗专家的那种期望,那就是期盼着有着心理疾病的人最终依靠自我去治疗,而不仅仅把希望寄托在心理医生身上。
当然,地球上这么多心理医生岂不是一点用处都没有了?
并不是,心理医生最大的作用就是帮助那些无法找到自己,或者说缺少勇气或能力找到自己的人,心理医生作为一个最忠诚的陪伴者而不是终极解药存在的。
心理治疗师就是帮助患者度过每一个阶段,如同剥洋葱一样,再蜕一层皮,一层又一层,直到触达内心。
最终当到了一定的时机之后,哪怕患者觉得自己还没有完全好,也应该结束治疗,因为最后之路还是要依靠自己来走。
本书的分类建议有两个:心理学、心理自助。
最后一个分类其实说明了这本书的最大的初衷,那就是让人学会心理自助。
对于某些真正需要的人而言,也许不依靠心理治疗师,仔细阅读此书,也能从中发现如何找到自我之路。
本书是理论的解析多于案例的分析,对于许多读者来说,可能觉得读起来有点累,有点烦,毕竟理论性的知识太多了。
但这也是这本书闪光的地方,不玩故事控,不过多对他人的人生解剖以过多满足人们的窥探欲,而是让人学会寻找、剖析并真正学会认识自己。
正如莫妮卡在书中说道的:倾听自己的内心,意味着停止与自己、与痛苦做斗争,接受痛苦的存在及其包含的意义。
这是个美丽的悖论;只有当我们真正地接受做自己,当我们不再憎恨自我的某些方面时,我们才能真正改变。
我们改变的最终目的就是面对一切苦难、矛盾、冲突,然而成为最真实的自己。
推荐阅读:
从《活法》《干法》到心法,在稻盛和夫的嘱托中感受生命的美好
关于一片树叶的书,如何喝出茶的4重境界
比尔·盖茨力荐之书,如何避免10大思维陷阱,用事实来说话
《巴别塔》人们总是和自己对婚姻的向往结婚,迈入围城后如何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