韦青指出,数字化创新,其所创新的主体是人类社会,关注解决人类社会的痛点。而数字化创新的逻辑,就是让机器去做机器擅长的事,人去做人擅长的事,让“机器的归机器,人的归人”。
此外,韦青表示,在微软的跨国经营中,仍面临一些数字化创新难题,而全球市场上的人才缺乏,则是其中突出的一大问题。
对此,“一方面,培养工程技术人才的职业教育非常关键,另一方面,从行业角度看,也要解决人才跟数字化技术的有机结合问题。”韦青称。
以下为中国财富网访谈全文:
中国财富:您认为何为“数字化创新”?
韦青:所谓数字化创新,其所创新的主体是物理空间,而物理世界就是我们的人类社会。这其中有两个比较流行的词语,一个叫做数字孪生,即通过数字技术,对物理世界进行镜像化描述;另一个叫赛伯空间(Cyberspace),即通过将注意力放在社会的痛点,如流程、产品、服务等方面的具体痛点,然后将痛点进行数字化建模,从而打造出数字空间中的虚拟现实。
在数字化创新的过程中,不仅仅是企业的创新,也是对社会的赋能。而数字化创新的逻辑,就是让机器去做机器擅长的事,人去做人擅长的事,从而顺水推舟适应时代发展。
中国财富:微软作为一个跨国企业,在数字化创新上面临哪些困难?
韦青:一是无论本土还是国际市场上,其实都面临人才的缺乏,微软目前也致力于用数字化技术去培养职业性的综合人才;二是缺乏对数字技术的深刻理解。
中国财富:针对人才问题,微软有什么解决方法?
韦青:一方面,培养工程技术人才的职业教育非常关键,去年5月,微软投入了5000万,用于培养全球微软的技术人员,以学习人工智能、机器学习、大数据、物联网等最新技术。
另一方面,从行业角度看,也要解决人才跟数字化技术的有机结合问题。未来的社会,将是一个智能社会,智能无处不在,机器也擅长这种智能计算,以帮助人类做出判断,而人类擅长的则是思想与人文方面的统筹。因此,以人为本、机器服务于人这个原则是永恒不变的。
中国财富:那您觉得创新与知识产权保护,二者是什么关系?
韦青:创新,就意味着赢得市场先机,而在这个过程中,必须要保护知识产权,否则创新的动力不够。一方面,如果不重视知识产权的保护,就没有创新;另一方面,有了创新的话,知识产权保护就必须被重视。
中国财富:微软在中国的创新路径是否与其他国家有所不同?
韦青:总体的创新路径其实是相同的。而且微软在中国的运营经验,还能反过来促进微软在全球的创新发展,这得益于中国有着广阔的市场机会和非常先进的技术,还有一批全世界最优秀的工程师。
随着未来智能时代的到来,世界将会变得更加一体化。而微软作为一个跨国公司,将积极推进中国与其他国家之间的求同存异和共同进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