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就业压力加大、求职的人增多,关于面试技巧的问题,开始多了起来。今天,我们就来讲下最厉害的面试技巧。
求职成功,最重要的一点,不是你能力如何厉害,业绩如何突出,行业多么了解,更不是要你上知天文下知地理,贯通古今,通晓多国语言。求职成功,关键在于面试。
【面试的关键在于谁?】
面试成功,关键则是面试官。打个比方,面试官就是你的叔叔,你说你的成功率是不是奇高无比?再来,面试你的那个部门经理,是你的堂姐,你是不是基本肯定这次面试已经成功?再大众化一点,这面试官是你前同事的朋友,即使你俩不熟悉,你们的距离是不是瞬间拉近了?
实例来看,去年夏天最热的那三个月,我面试了苹果(Apple)、奎斯特(Quest Dianotics)、西门子医疗(Simens)、林克斯设备(Lynxx)、英格索兰(Ingersoll Rand)、溯高美索克曼(Socomec)、丹纳赫(Danaher)、德国杜尔涂装(Durr)和飞利浦(Philips)等大公司的部门经理职位,也去面试了瑞典奥托立夫(Autoliv)、德国欧司朗(Osram)的总监岗位,甚至去面试过民企米高、贝斯特、屹上自动科技的副总,还包括一家叫做吉徕(Gira)的德国公司中方负责人一职。
在去这些企业面试之前,我几乎都找到了面试官本人,使得我的面试成功率陡增。你别看好像外企居多,实际上这十多家公司的面试,除了其中的三家(苹果是多人群面你好几轮,其他俩外企是外国面试官),大多数都是一个中国面试官个人说了算,尽管面试的是中层管理岗位。这里的推断就是:如果你面试的是部门经理以下岗位,则你的录用与否,就是面试官一个人说了算。
【新职位产生的流程】
在当前人才市场充分竞争的激烈环境下,一个优质岗位一旦产生就会被人抢了。也许你也曾有过面试机会,但就是没被录取,总是这样那样各种原因。你会将原因归类为自己面试没发挥好,哪个问题没能回答到位,甚至会怪自己当天衣服没穿对。是不是如此呢?我们来看下新岗位产生到合适人选入职的流程。
我们可以设身处地来看,比方你是一家公司的部门经理,现在因为新项目多了,人手不够,你申请了一个招聘需求,该职位的工资预算还不低。好的,这份新出现的好职位出来了,首先,作为部门经理,你显然会下意识地要将这职位留给自己朋友圈的熟人。接着,你会发现其他部门经理也会给你推荐人选,大多是他们各自的熟人,比如TA的前同事、好友。再接着,居然你的大领导也发了邮件过来,里面有一份简历附件,这是大领导给你推荐人才!这一轮大概三四天时间,此刻HR还没公开发出这个职位的招聘信息。
这几天显然来不及确定人选,那边HR也会继续他们的招聘计划。HR首先会在公司内部发布内部的招聘信息;一两天后,这职位才会在公司主页上对外发布;半周到一周后,才会上“前程无忧”“智联招聘”等等网站;大概也是内部招聘信息发出的一周时,这个新职位也到达了猎头公司的手上。
大家看下这个真实的流程:新职位需求确定-->部门经理自己物色人选-->其他部门经理和大领导推荐人才-->公司内部招聘信息群发-->招聘网站/猎头发布职位信息-->初选简历-->精选简历-->面试通知-->初试-->复试-->谈工资-->背景调查1-->发Offer-->背景调查2-->入职。
【比你更早更占优的人】
大家注意下,如上流程中,从新职位需求确定到入职之间,这十几个箭头(-->)中的每一个,都是将你淘汰的步骤。
在你收到面试通知之前,已经有了六七个箭头,已经有了庞大的候选者,即使你是第一批被HR通知来面试的第一个人。这部分抢在你之前先来“认筹”的候选者,包括用人部门主管自己的人、其他部门和领导推荐的人、公司其他部门有意转岗过来的人、公司内部员工推荐的熟人。这就好比一个性价比不错的楼盘,或者闹市中的一排商铺,你认筹后选房时,你会发现已经有很多套已经被“内定”了。
在你接到面试电话后,从商定面试日期、初试、复试、谈工资、背景调查等等流程的每一步,都有更多候选者跟你竞争。你仍然有机会参加了面试,但然后就没有了然后。甚至到了谈定工资之后,你仍然会落选,因为前面的人会早于你先要了这个Offer。这里有个先后和优先顺序,这是你所想不到的,也是新公司死“卡”你背景调查的原因。严格的背景调查,谁还没一点不符合项?但公司拒绝你这位貌似即将成功的候选者,毕竟要让你口服心服。
【好职位,貌似触手可及】
2017-2018年的当下,如果在北上广深一线城市,年收入大致超过30万的职位,你想通过网投简历后的面试去取得,这得过九关斩十将,你的概率极低;如果在苏州杭州等二线城市,年薪超过20万的岗位,大多数情况下,也是轮不到你这样的一位网络海投陌生面试者的。
欧美也欢迎员工自荐和内部推荐人才,更何况自古以来“举贤从不避亲”的中国。这里,大家就明白了高薪职位你难获得的原因,偶尔也能参加面试,貌似触手可及,实际上做了陪练。陪练是啥?也可以叫做陪聊,就是陪太子读书,主角不是你,你就是个让人看的流程。
【面试的功夫,在面试前】
以上流程演习,让人看得寒毛都竖起来了,尤其对于当下还在失业中的求职者。那么,我们一开始不认识这部门经理面试官,也不认识这公司里的人,如何在面试前迅速拉近距离?如何才能进入那个提前的候选者名单呢?
我这里就简单介绍下,如何在面试前找到你的面试官。比方说,这位面试官,就是安徽首府合肥的XX公司的王枝华总监。
你可以先通过微博,搜索“王枝华+合肥”“王枝华+公司名”“王枝华+英文名”,这总监有微博账号的可能性大概80%的概率。他的照片、曾经的动态、留言,甚至转发微博时的地理位置、所在公司历史、联系信息,等等,你都能找到。当然,还不全,你可以用刚刚那几个关键字,继续用QQ搜索、微信搜索、微信朋友圈等工具,继续搜。总之,大家都在合肥,找个王枝华还不简单?
即使没能找到这主管,你会发现有了意外收获,你找到了在这个公司上班的熟人,朋友的同学,同学的朋友,还不止一个!
好了,接下来就不用教了,中国是个人情社会,朋友的朋友,就是你的朋友。你进入了对方的朋友圈,在面试之前拉近了距离,你的面试就成功在望了。并不是说你在工作业务上就技不如人,而是在同等情况之下,你多了这一层关系,你就容易胜出。否则,一份好职位,凭什么给你?
以上,讲的就是在中国面试的最厉害的技巧,已经深入到战略层面。
有人问:“面试技巧为何不是面试时的?”很简单,就跟谈判一样,所有重大决定,都是在谈判之前已经谈好了的。特朗普总统来华期间签订的2000亿合作项目,显然并不是他在中国的那两天谈成的。如果你面试的职位确实是个好岗位,那成功的面试实际上大多是面试之前就搞定的,等你穿着正装、注意自己不随地吐痰、提前10分钟不迟到、彬彬有礼有节、准备了一肚子的“面试技巧”“面试100问”、现场绞尽脑汁去答复面试官每一个无关痛痒的问题之时,你实际上已经出局了。
年薪十几万、几十万、上百万的岗位,没要你,显然不是因为你没能回答好某个问题(“你的缺点是什么?”“你有什么特长?”“你最拿手的项目是什么,举个栗子。”)
当然,如果你的职位年薪低于十万,还是没必要担心过多的,这样的职位一般也懒得有人去事先谋取。
【战略决定全局】
上文,已经说得很明白了,面试的功夫,在面试之前,更在面试之外。职场老鸟还好理解一点,但刚毕业的大学生,就容易进入思维定势的误区了。以下,举几个例子,提醒下刚毕业的大学生。
注:文章及图片转载自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