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好的下属都很贵
可以说,这是我工作10年最值钱的一条经验。
所谓一分价钱一分货,除去假冒伪劣的人才,好的下属都很贵,不要奢望用较低的薪资招聘到一个能力很强的下属。
所以,身为领导,务必做到以下三点:
1)要在职责权限范围内,给与下属合适并且有竞争力的薪资
每个公司都有薪资体系,员工入职时的起薪直接影响到后续其涨薪,所以,尽可能给新入职的下属争取合理并且有竞争力的薪资,如果你压低了下属工资,这个员工的工资将有可能会永远偏低。
2)鼓励下属主动和你提加薪
一个对钱没有欲望的员工,对公司其实是一种灾难,而一个对钱没有欲望的下属,对领导来说也是一种灾难。
唯有对钱有欲望,才会努力达成目标,实现多方共赢。
所以,身为领导,要鼓励下属主动和你谈加薪,这样就会避免一些人因为对薪资不满意而离职,造成人才的流失。
3)随着下属个人能力的提升,主动为其加薪
之前,我一直信奉的观念是:先好好干,工资一定会给你涨的。
而事实是,我在一家公司干了9年,老板一次也未曾和我提起过加薪,所以我很负责任地告诉你,你不主动帮下属加薪,公司是不会主动给任何一个员工加薪的,当然或许也有例外。
所以,当下属能力提升之后,领导要主动为其提高薪资,而且加薪时,不能单一的以员工当下拿到的薪资为标准,而是以公司换掉他的机会成本为依据,也就是这个职位的"市场行情+招聘费用"。
当然了,除去底薪,各类绩效奖励也非常重要,这点每个公司以及不同部门的标准都不同,身为领导,也要为下属谋划好,确保其付出有相应的回报。
总之,有个道理和大家共勉:
在这个世界上,或许存在不喜欢钱的人,但绝对没有不需要钱的人。
好的下属都很贵,不要奢望用较低的薪资,招聘到能力很强的下属。
2
营造快乐的工作氛围
钱固然重要,但也不能一味的逼着下属赚钱,这样反而会适得其反。
在《和繁重的工作一起修行》这本书中就提到,企业不能只关注利益,而是要更多地关注快乐和幸福,因为企业利润只是快乐和幸福的无数个载体之一。
那么,领导者就需要换位思考,站在下属的角度去想,把制度设计与员工的内在需求相结合,会让员工更快乐更积极,利润或许会随之而来。
身为领导,想要营造快乐的工作氛围,有两件事情一定不能做。
1)不分场合批评下属
批评犯错的下属,这合情合理,不可取的是,不分任何场合大声批评,这会让下属觉得没有面子,伤其自尊,也是不尊重别人的做法。
这种批评方式只会引来下属的反感,对实现更高利润没有任何好处。
2)把责任推给下属
当下属犯了错误,领导必须有所担当,如果将所有责任都推给下属,长期以往,下属心中自然是不开心的,最终的结果可能就是离职。
3
好的领导是教练
这点是我在学习教练技术时悟到的,身为领导者,往往喜欢指导下属做事情,甚至有领导喜欢亲历亲为,不放心让下属做任何事情,这样是完全不利于员工发挥主观能动性为公司创造利润的。
在约翰.惠特默爵士的《高绩效教练》中提到了这样一个观点:
80%的员工,在问你怎么办的时候,其实都已经有了答案;70%的情况下,领导给与的建议都是错误的。
所以,领导者要学会放弃指导,因为当你一遍遍地教训和指点下属时,他会觉得这不是他应该要解决的问题,收效肯定不大。
而应该成为一个教练型的领导,用心支持下属,帮下属梳理清楚目前的状况,调动他的积极性令到他自己找到行动计划,而不是告诉他怎么做。
唯有这样,下属才能真的被培养出来。
80%的下属,在问你怎么办的时候,其实都已经有了答案。
4
践行深度工作
砍掉肤浅工作
有一种职场现象大家应该不陌生,就是有些人永远都在忙,但永远不会被加薪,因为他没有为公司创造太多的价值,领导者尤其爱犯这样的错误,因为管理的人多了,就会觉得要处理的事情也很多,会变得越来越忙。
曾经有很长一段时间,我就是这样的人。
直到后来读了卡尔.纽波特写的《深度工作》这本书,我才明白,原来工作是有深度工作和肤浅工作的之分的。
深度工作是指在无干扰的状态下专注进行职业活动,使个人认知能力达到极限,这一类的工作能够创造新价值,提升技能且难以复制。
肤浅工作是指对认知要求不高的事务性任务,往往在受到干扰的情况下开展。此类工作通常不会为世界创造太多新价值,且容易复制。
那么,身为领导者,必须要带领团队用大量的时间来做深度工作。
最有效的方法就是定期询问掌权者,哪些方面的工作最关键,他们最希望你做什么事情,作者在书中也给了很多的具体建议,我结合自己的经验,总结了以下3点:
1)做好每天的计划
深度工作要求我们要尊重时间,所以每一分钟如何使用,我们都要做到心中有数,当然,我们也要允许日程中有突发改变,甚至可以主动寻求改变。
2)浮浅工作时间控制在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