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语:
“智力陷阱”是指招聘单位以考试为名无偿占有求职者的程序设计、广告设计、策划方案、文章翻译等。由于聘请专家或者专业人才的费用较高,一些设计公司或者营销公司为了节约成本,便通过大规模招聘的方式来免费获取好的创意或者方案,使求职者陷入智力陷阱。这个“智力陷阱”很隐蔽,更冠冕堂皇,更令人气愤。一些用人单位以考核为借口,堂而皇之地占有他人的劳动成果,性质极为恶劣,而近两年,利用“智力陷阱”来牟取利益的单位也越来越多。
现在,很多中小企业甚至个别大型企业都利用求职者在应聘考试中急于表现自己的心理,打着各类幌子物色免费劳动力。他们之中有的在面试时直接将公司新接下的项目作为考试题目交给应聘者完成,有的在面试时要求学生完成特定任务,这相当于帮公司完成一个短期项目, 项目结束之后就叫学生走人。还有些小的广告公司在招聘员工时,常常会要求应聘学生按照命题写一个策划文本或者草拟一个产品的广告语,但之后就不了了之,实际的真实目的是吸纳学生的策划和创意。这种在不付出任何成本的情况下骗取应聘者劳动成果的现象在广告界、方案策划、设计、咨询业表现得最为突出。
智联招聘曾经调查了2000多名求职者,其中55%受访者表示自己曾被招聘企业“坑”过。这些企业利用求职者急于找到工作的心理,设下各种招聘陷阱,其中新出现的企业剽窃应聘者创意的“智力陷阱”占到23%;另外比较突出的试用期陷阱,占25%;收取费用陷阱最多,占了27%。在创意剽窃的案例中,广告界所占的比例比较大,“智力陷阱” 比较多。
小姚是一名应届毕业生,学的是设计专业,他的设计稿应征曾连续多次获奖。后来他到某广告公司应聘,公司在看了他许多设计作品后表示赞赏,但还要“检验”下他的真实水平。于是,公司提出新的设计任务,一家商场展示布景图,在接受这个任务之后,小姚很快拿出了自己的创意设计作品。
没想几天后,当小姚还在等待公司的通知时,却意外地发现自己的设计已在某商场按图施工了。小姚对此很是气愤,于是给公司打电话,面对小姚提出的责问,该公司负责人却轻描淡写地说:“相同的设计图也是有可能的。“
企业剽窃应聘者创意的“智力陷阱”在广告界很普遍。一些广告公司的老板在侵占了求职者的智力后,还得意地认为: 公司和求职者并没签下任何协议,即使求职者去告也是无济于事。
在各种剽窃行为中, 发生最多的要数剽窃他人的“好点子”,有59%的被调查者遇到过这样的情况,被求职者公认为“防不胜防”;其次是剽窃人家的观点、文章,剽窃人家的设计和程序,分别列第三和第四位。
在求职的过程中,我也曾经陷入“智力陷阱”,而且不止一次。当时去一家文化公司面试,该公司主要是出英语高考试卷、词典之类的书。和我去的还有另外一个小姑娘,在问了我们的个人基本情况之后,开始笔试,翻译英文资料。当时,没有什么防备心理,认真地完成了对方交给的任务。之后,面试的人说我们还可以,但还要试试工作能力。然后就分别发给我们不同的英译汉、汉译英题让我们做。当我们做完之后,又给分配了新的任务。就这样,无偿为对方白白工作了一天。当时真的是求职心切,根本没有考虑上当受骗的问题,而且总觉得公司不会那么不讲道德吧?
下班的时候,负责招聘的人告诉我们还要来两天,然后再决定是否录用,明天会有新的任务。回到家,和同学聊天讲起此事,同学告诉我这是骗局,不让我去了,但我真的是鬼迷心窍了,想法太简单,把公司想得太好了,第二天还是去了。
那个小姑娘也来了,负责人又交给我们新的任务,整理词典,还有针对高考英语阅读短文的答案并写出选答案的理由。当时觉得,这样的试卷应该是由老师来出,解析也应该由老师来做。但因为想得到那份工作,还是绞尽脑汁地在那忙着。
忙到下午3点的时候,我感觉头有些沉,眼睛有些发花,看着屏幕上的英语单词开始晕眩,但还是坚持忙完手头的任务并交给了负责人,负责人又开始分新的任务给我们。难得的是,我突然间觉悟了,觉得自己就是被人利用的机器,以前的面试最多一天,而且也没有这样不停地工作。这哪是考核,明明是白白的压榨和剥削!
还有一次是应聘策划,到一家文化公司面试。公司给我一个选题,让我写出方案。此外,还让我写出对另外一个选题的看法。我也很实在,认真地开始策划,认真地做选题。当我把自己的方案和看法交给公司领导的时候,公司领导让我谈一下我的基本情况以及对目前图书走向的看法,无意中流露出公司要做这个选题。对我的策划,对方表示满意,但说还要测试一下。之后又给我两个选题让我策划,让我两天后发到对方的邮箱里。
此外,还遇到过应聘的公司在收到我的求职信没有面试的情况下,直接把求职回复发到我的邮箱里,让我根据选题来策划,策划好之后发过去的。因为被骗过,所以对这种信件一律采取删除的措施。
我的这些经历和教训也是现在正在求职的大学生值得借鉴的地方,对于将要面试的公司,一定要事先做个调查,有个大致的了解。面试的时候,如果对方让你做方案,你得根据情况看是否有必要。如果你对公司提供的待遇等各方面的条件都很满意,那么也可以做,但做一个就足可以表明你的能力了。如果对方看了你的方案之后,还有其他的要求,那么你就要有所警惕了。
现在的就业形势越来越严峻,很多企业、劳务中介公司都会利用求职者急于找工作的心理来欺骗求职者。因此,在求职过程中,求职者要提防各种求职欺诈行为,特别要防范对方剽窃自己的创意。
求职者在提交自己的创意设计、方案、“好点子” 时,最好留有创作的证据。可以准备两份,一份提交,一份自己留存,在留存份上要求招聘单位签字确认,以便将来能够证明劳动成果属于自己所有。还可以事先和公司约定好策划或者创意的劳动版权问题,声明你的创意或者策划未经本人允许,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随意使用或者是将本策划案转借他人,否则,你将保留追究法律责任的权利。这样,一旦你的作品遭遇剽窃行为,必要时就可以通过法律维护自身的权益。